2023年 7月份桌曆

畫作名稱:衝浪

畫作介紹:運動員以高超技巧和平衡能力,站立在衝浪板上駕馭海浪,無畏浪花的挑戰。

作者名稱:陳彥璇

個案故事

我的名字叫陳彥璇,今年22歲,我是罕見疾病肝醣儲積症患者,且生長遲緩,雖然已經22歲,但身材矮小,看起來像國小生,媽媽說這樣看起來永遠年輕,因為身體肌力不足,下肢有點萎縮,平衡感不好,久站、跳躍、跑步等動作,對我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喜歡畫畫,透過畫畫把自己融入畫紙內,享受天馬行空的樂趣。

疾病名稱

肝醣儲積症

疾病介紹

肝醣儲積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是一種先天性遺傳的代謝疾病,患者無法將肝醣轉化成葡萄糖使用,造成體內的肝醣無法正常代謝,導致體內累積過多的肝醣而致病。人體主要儲存肝醣的器官為肝臟和肌肉,因此,此疾病對肝臟和肌肉這兩種器官組織影響最大,常見臨床症狀為肝臟腫大及肌肉無力等;另外,因為肝醣無法正常代謝成葡萄糖,患者也會有低血糖的現象。

肝醣代謝循環途徑上,不同的酵素缺陷,會造成不同型別的肝醣儲積症。目前已知肝醣儲積症有13個型別,最常見的型別為1~4型,佔了90%左右,且以第2型(龐貝氏症)最為嚴重。肝醣儲積症疾病發生率約1/20,000~25,000。

臨床症狀

依不同的肝醣儲積症型別,其臨床症狀及影響的器官有些許差異性。

常見臨床症狀有生長遲緩、低血糖、肝臟腫大、血液數值異常(高血脂、酸中毒)、肌肉無力或運動時容易抽筋和疼痛等臨床症狀。

下述列出最常見1~4型肝醣儲積症之臨床症狀:

第1型肝醣儲積症:主要影響肝臟等部位,患者第一次發病多於出生後3~6個月,因肝醣分解及調節異常,而導致低血糖。新生兒低血糖的症狀包括顫抖、易怒、發紺、抽搐、呼吸暫停和昏迷等。幼兒時低血糖的症狀則有嗜睡、難以喚醒、顫抖、飢餓、生長緩慢。若一直未治療則會因為肝醣大量堆積,而造成肝腫大、乳酸性代謝性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貧血、生長遲緩,甚至嚴重會有腎結石、肝腺腫瘤或骨質疏鬆等症狀。患者需透過飲食控制及補充生玉米粉來改善低血糖的發生。

第2型肝醣儲積症(又稱龐貝氏症):影響骨骼和心肌等部位,主因是溶小體中缺乏分解肝醣的酵素,導致肝醣不斷堆積而損傷肌肉的功能。患者不會有低血糖的症狀,但會出現漸進性的肌肉無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根據發病時間,患者可分為嬰兒型及晚發型,嬰兒型患者通常出生幾個月後發病且迅速惡化,此類型患者的心臟、骨骼及呼吸系統皆受到損害,最終會因心肺衰竭而致死;晚發型患者通常於孩童期或成年期才發病,患者會出現四肢肌肉無力及肌肉低張力等臨床症狀。目前可透過酵素替代療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

第3型肝醣儲積症:其臨床症狀與第1型類似,如低血糖、高血脂、肝腫大等,但在低血糖的部分會伴隨酮中毒(酮性低血糖症),無腎臟病變之問題。患者需透過飲食控制,適情況補充生玉米粉來改善低血糖的發生。

第4型肝醣儲積症:患者臨床表現變異性大,根據發病時間及嚴重度,患者可分為典型及晚發型,典型患者發病時間在1歲前,以肝臟病變(肝硬化)為主,嚴重情況會導致肝功能衰竭而致死,平均壽命為4~5歲,患者需透過肝臟移植方式來改善;晚發型患者可能到青春期才發病,部分患者可能無低血糖症狀。患者需透過飲食控制及補充生玉米粉來改善器官病變。

遺傳模式

大多數肝醣儲積症型別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僅有少部份型別(如第9a、9d型)為性聯隱性遺傳。

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為若父母親雙方皆為同基因突變之帶因者,其本身並不會發病或有任何症狀,則下一代不分性別有1/4的機率生下患者。

性聯隱性遺傳:若母親的X染色體其中一條帶有此基因異常,則每胎皆有1/2機率將帶有基因異常的X染色體遺傳給下一代;若胎兒遺傳到帶有基因異常的X染色體,女性通常不會有臨床症狀並稱之為帶因者,而男性則為患者。

檢驗方式

目前自費新生兒篩檢可針對第2型肝醣儲積症(龐貝氏症)項目進行檢測,確認寶寶血液中GAA酵素的活性,若當檢測數值異常會建議進一步轉介至醫院,透過早期篩檢及早治療。而其他肝醣儲積症的型別,目前可透過專業醫師評估患者的臨床症狀,如腹脹、肝腫大、生長遲緩、低血糖及各項血液分析、肌電圖及心電圖等多項檢測來做為疾病診斷,因此疾病分型較多,必要時須透過皮膚切片進行酵素分析或肝臟切片觀察是否有沉積物;另外也可利用分子檢測方式進行肝醣儲積症基因檢測。針對有臨床特徵之患者、有家族疾病史之家族成員等,建議可與專業醫師進行遺傳諮詢,透過臨床評估與基因檢測的方式,讓肝醣儲積症患者可以及早診斷治療與醫療協助。

參考資料

  •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