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治療夯! 將子宮內膜癌基因分型 讓不同病患有適切治療

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組織型態,其發生率更是為107年台灣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中的第六名。隨著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逐年提高,如何讓病患得到適切的治療更是重要的議題,在目前臨床的治療當中,子宮內膜癌的病患於手術後會依照年齡、腫瘤的病理組織形態、腫瘤分期、淋巴血管間隙是否有癌細胞侵襲等因子,將病患進行風險區分再決定後續的治療方式。

但隨著基因研究在子宮內膜癌中愈來愈透徹,研究顯示在患者進行子宮內膜癌基因分型被分為POLE型、MSI-H型、CN-L型或CN-H型,不同分型的患者預後情形都不同,表示即使是臨床判斷同樣為中高風險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還可以再區分出預後最好、次佳、最差的患者;同樣地,同為高風險的患者,透過基因分型也可以區分出預後情形不同的病患。

根據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於最新2021年公布的子宮內膜癌照護指引中,建議在最一開始評估病患是否有罹患子宮內膜癌時,即可考慮進行基因分型評估,了解子宮內膜癌病患的分型結果並及早評估預後情況。不同的預後情形就應該選擇最適合病患的治療方式,若是能夠在一般現行評估子宮內膜癌風險的方式上,再加上基因分型的結果,就可以更了解腫瘤的惡性程度,協助醫師和病患共同制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策略。

圖一、不同基因分型的子宮內膜癌病患,其預後情形都不同。POLE型的病患預後情形最好,CN-H型病患則預後情形較差。

首選慧智-子宮內膜癌基因分型檢測

依據NCCN指引進行基因檢測設計慧智基因,提供子宮內膜癌的病友在手術前或手術後進行慧智子宮內膜癌基因分型檢測,提前了解預後狀況,並協助醫師選擇最合適的治療策略。

選擇檢測 請務必與您的專科醫師討論評估

慧智基因 關心您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
-Clin Cancer Res. 2016;22(16):4215-24.
-J Clin Oncol. 2020;38(29):3388-3397.
-Nature. 2013;497:67–73.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1.2021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