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胺酸血症第1、2型 疾病介紹及衛教

疾病簡介

酪胺酸血症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疾病,依照突變基因不同區分型別;第1型的致病原因為第15號染色體上的FAH基因突變,造成蛋白質功能失常,無法將延胡索醯乙醯乙酸(fumarylacetoacetate)轉換成延胡索酸(fumarate)和乙醯乙酸(acetoacetate),導致延胡索醯乙醯乙酸轉為琥珀醯丙酮(succinylacetone)堆積於血漿或尿液中。第2型的致病原因為第16號染色體上的TAT基因突變,造成無法製造酪胺酸轉胺酶(tyrosine aminotransferase)或酵素功能低下,使得無法將酪胺酸轉換為苯丙酮酸排出體外,導致體內大量酪胺酸堆積,引起高酪胺酸血症。FAH基因帶因率約為0.6%,TAT基因帶因率約為0.4%。

臨床症狀

依據疾病型別不同,患者有不同的臨床症狀:

  • 酪胺酸血症第1型:此型別為最嚴重的型別,患者通常於出生後即有臨床症狀,包括發育遲緩、發燒、腹瀉、嘔吐、肝脾腫大、嗜睡和黃疸等。患者體內的酪胺酸如果持續堆積也會導致肝腎衰竭、佝僂症、肝癌風險增加,部分患者有神經系統障礙和周圍神經病變。透過早期診斷及治療,患者可以存活到成年。
  • 酪胺酸血症第2型:患者通常在兒童早期即會發病,主要影響眼睛、皮膚及智力發展。通常會出現眼睛疼痛、畏光、淚水過多的症狀;在皮膚方面,手掌和腳趾過度角質化會造成疼痛感,此類別患者約一半具有智力障礙。不同於第1型患者,第2型患者不會出現肝腎疾病。

遺傳模式

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若父母親雙方皆為同基因突變之帶因者,其本身並不會發病或有任何症狀,則下一代不分性別有1/4的機率生下患者。

檢驗方式

由專業醫師的臨床評估外,透過血液和尿液檢查可以發現異常的代謝物;在血漿中有較高濃度的酪胺酸、甲硫胺酸以及苯丙胺酸,在尿液中可以發現酪胺酸代謝產物增加,另外也可以透過基因檢測協助臨床醫師進行疾病分型以及確認診斷。

針對有臨床特徵之患者、有家族疾病史之家族成員等,建議可與專業醫師進行遺傳諮詢,透過臨床評估與基因檢測的方式,讓酪胺酸血症之患者可以及早診斷治療與醫療協助。

首選慧智 (相關檢測如需進一步諮詢,請洽詢專業醫療人員或醫師)

參考資料

  • GeneReviews®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罕見疾病基金會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